专访易欢欢:洞见元宇宙、人工智能与数字时代的未来

人类最宝贵的能力莫过于想象力,文明的进步正来自对美好愿景实现的渴望。对于易股天下集团董事长易欢欢而言,元宇宙不仅是人类科技融合式创新的集大成者,更是人类集体对未来社会形态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设想和实践。

《北大金融评论》专访了易股天下集团董事长易欢欢。他认为,元宇宙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发展,实现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持续融合,形成虚实共生的新世界形态。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底层技术和关键理论的不断突破,以及新产品或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24期。


人类最宝贵的能力莫过于想象力,文明的进步正来自对美好愿景实现的渴望。对于易股天下集团董事长易欢欢而言,元宇宙不仅是人类科技融合式创新的集大成者,更是人类集体对未来社会形态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设想和实践。

易欢欢是国内首套 “元宇宙”图书的作者之一。他直言,元宇宙在近年经历了从热潮到低谷的波动,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过程。元宇宙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发展,实现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持续融合,形成虚实共生的新世界形态。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底层技术和关键理论的不断突破,以及新产品或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
而这一切,正在发生。
早在2013年,易欢欢和赵国栋等人共同撰写了《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一书,首次完整阐述了“数据科学”的基础性价值,提出数据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探索世界的思维和方法。他们相信“以这些庞大的数据资产为核心,新兴巨头有可能演变为整个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一大部分,具备颠覆其他产业的主导力量”。
十二年后,易欢欢发现,数据科学的发展进程远比他们预想的要快、影响要更深远:国家层面成立了国家数据局,将数据列为了核心生产资料;诸如字节跳动等大平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拥有的数据资产及迭代能力,这使得他们能够在更宏大的经济社会舞台上狂奔。易欢欢感慨:“正如阿玛拉定律(Amara’s Law)所示,我们往往高估了一项技术在短期内的影响,低估了其长期的影响。”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这些技术、概念和设想究竟会将人类社会导向一个怎样的未来?未来已来还是仍在路上?人类还拥有想象的能力吗?易欢欢给出的答案很明确,亦值得深入思考。

元宇宙凉透了?


“电脑靠‘1’和‘0’来表现所有事物。而‘有’与‘无’之间的这种差别,即对‘存在’和‘虚无’进行的关键性区分,正是许多创世神话的本源和基础。”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借由AI图书管理员之口说道。


他在这本1992年出版的小说中构想了一个“超元域”(Metaverse):通过佩戴VR头显设备并接入终端,用户即可化身虚拟形象进入计算机模拟的平行数字空间,实现与现实世界同步的沉浸式交互体验。


Metaverse”今天更被大家所熟知的译名是“元宇宙”。2021310日,沙盒游戏平台Roblox 作为第一个将“元宇宙”概念写进招股书的公司,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20211028日,扎克伯格宣布将Facebook公司改名为Meta,其业务将转向以元宇宙为主的新兴计算。元宇宙概念在科技圈和资本圈一时风头无两,吸引全球科技巨头和主权国家竞相布局、重金投入。


时间来到2025年,Meta旗下元宇宙部门已累计亏损数百亿美元,阿里巴巴等企业也缩减相关业务规模。元宇宙的光芒逐渐黯淡,相关讨论日渐式微。有讨论的也多是关于元宇宙怎么了、未来元宇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来。


“我们不应狭隘地理解元宇宙。”易欢欢表示,任何技术发展都不是持续高潮,而是波浪式前进。“元宇宙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发展,实现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持续融合,形成虚实共生的新世界形态。我们每天都在见证底层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进步,这些都在推动这一进程。”


2022年出版的《元宇宙大投资》一书中,易欢欢和北大汇丰商学院校友焦娟共同将元宇宙的核心底层技术概括为“BIGANT”:B,即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I,即交互技术(Interactivity),如AR/VR 眼镜;G,即游戏技术引擎(Game)A,即人工智能(AI) N,即网络技术(Network) T,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BIGANT’决定了元宇宙的体验门槛和体验质量。这些技术的持续进步,都可能在不远将来的某个节点催生爆点,形成新产品或应用场景,届时元宇宙将再度兴起。”易欢欢指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经历过泡沫和低谷。从业者在泡沫期不必过于激动,在低谷期则要洞察核心方向,关注底层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突变。AI和算力的发展,最终也是为元宇宙做准备。新一轮元宇宙的兴起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看到相关的产品和进展。”

undefined


元宇宙是完美的“数字理想国”吗?

元宇宙的支持者们相信,完全态的元宇宙将是一个自由度更高的社会形态和生存状态,人类摆脱物质依赖之后,得以直面真实的、精神性的、更加纯粹的自我。
在《元宇宙》一书中,易欢欢与合著者概括了元宇宙的基本价值观,即共创、共治、共享。要实现真正的共创、共治、共享,就需要突破技术寡头垄断、重构经济分配机制并建立跨虚实世界的治理框架。然而,争议之一在于,作为元宇宙的核心底层技术,今日公共区块链的治理模式远未完全实现去中心化。
易欢欢指出,在技术演进过程中,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始终如同钟摆,往复摆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当经济繁荣、技术驱动力强劲时,参与者和管理者可能更倾向于接受去中心化,以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当行业遭遇瓶颈或出现负面影响时,可能会更倾向于集中力量突破,这时中心化的优势得以体现。”
易欢欢认为,绝对的去中心化或许不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元宇宙发展的趋势却一定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能提供更高程度的民主自治,激发个体创造性,并在利益和资源上实现更好协作。对于覆盖数十亿人乃至未来物联网时代数千亿节点的治理形态,去中心化可能比中心化更具优势。元宇宙未来在宏观层面必然是去中心化的、参与者高度自治的。但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如人机关系、数据与资产关系等核心智能领域,仍会遵循某些中心化的治理机制。这将是一个相互结合的过程。”
显然,元宇宙并非天然的理想乌托邦 ,而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实验场。当前阶段,它既承载着对平等自由的愿景,也需直面现实挑战的映射,它的最终形态将取决于技术突破、制度设计及人类集体选择能否克服固有缺陷。其中,游戏就是元宇宙的先行军和探路者。
从《我的世界》(Minecraft)的协作建筑到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的复杂经济系统,游戏创造了丰富的虚拟世界,34亿人在其中合作、竞争和建立社区。
易欢欢和合著者在《元宇宙》一书中曾用了一整个章节论述游戏与文明、游戏与元宇宙的关系。他们指出,游戏是元宇宙的胚胎发育期——任何重大时代变迁,都会涌现现象级的行业,形成示范拉动效应。正如棉纺织产业成为工业革命的先导产业,现代游戏产业则或将催生万亿元宇宙产业集群,而“这些产业集群的规模很可能超越现实世界,甚至是现实世界的数倍之大”。

这也再次回答了文章的第一个问题:元宇宙的未来绝非凉透了,而是处于深度蛰伏期。虚拟世界的实现方式参差不齐,更加完善的、如同身临其境和相互关联的数字体验的潜在概念仍在发展。进而,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既然这个“数字理想国”的未来一定会到来,道路是曲折的,那么如何确保这个未来是光明的?


······

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24期

订阅全年刊或三年刊

享独家优惠

扫码订阅→